媒體聚焦MEDIA FOCUS

金曉電子:學習華為在自我批判中成長

發(fā)布時間:2018.01.20

缺點與錯誤就是我們身上的渣子,去掉它,我們就能變成偉大的戰(zhàn)士。華為發(fā)生了經營質量事故和業(yè)務造假行為,管理層對此要負領導不力的管理責任。

——任正非

1月19日,一份來自華為的公司文件“對經營管理不善領導責任人的問責通報”在網上刷屏。通報中顯示,因“部分經營單位發(fā)生了經營質量事故和業(yè)務造假行為”,華為公司對主要責任領導作出問責。任正非自罰100,各輪值CEO也未能幸免。

2000年華為“研發(fā)呆死料”大會

其實,自我批判不是今天才有,幾千年前的曾子“吾日三省吾身”;孟子“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”;毛澤東同志在寫文章時,要求“去粗取精,去偽存真,由表及里,由此及彼”,都是自我批判的典范。沒有這些自我批判,就不會造就這些圣人。

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新年獻詞中表示,2017年華為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元,這是什么概念?相當于3個萬達、3個恒大、4個阿里巴巴、5個中興、6個小米、6個長虹、10個茅臺。對比華為,金曉電子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公司,盡管充滿了活力和激情,但也充塞著幼稚和不足,管理還不規(guī)范。只有不斷地自我批判,才能使我們盡快成熟起來。

金曉電子始終提倡學習華為。這不僅僅是一句空頭的口號。20165月,原華為亞太地區(qū)副總裁高武兵先生受聘為金曉電子“海外高級顧問”。高總的加入帶來了華為企業(yè)管理的優(yōu)秀經驗,并積極推動金曉電子核心技術優(yōu)勢轉化,逐步拓展海外業(yè)務。

在企業(yè)文化方面,華為倡導“高層要有使命感,中層要有危機感,基層要有饑餓感”的組織文化。沒有自我批判,面對一次次的生存危機,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,自我激勵,用生命的微光點燃團隊的士氣,照亮前進的方向。

在金曉電子工作過程中不難體會到金曉公司的人文情懷,這種人文情懷其實就是由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傳承下來的一份“人情味”。我們所有金曉人就是從這份“人情味”中汲取力量去應對挫折與挑戰(zhàn)!沒有自我批判,就會故步自封,不能虛心吸收外來的先進東西,就不能保持內斂務實的文化作風。

董事長陳紅梅女士指出金曉人在不斷實現(xiàn)突破、擁抱改變的同時,傳承不變的是一種“使命感”,那就是要實現(xiàn):為客戶創(chuàng)造價值,為社會創(chuàng)造價值!沒有自我批判,就不會認真傾聽客戶的需求,就不會密切關注并學習同行業(yè)的優(yōu)點,就會陷入以自我為中心,必將被快速多變、競爭激烈的市場環(huán)境所淘汰。

“宰相必起于州郡,猛將必發(fā)于卒伍?!痹谌A為,不論資排輩,年輕也能當將軍?,F(xiàn)在的華為,60%的部門經理是85后,41%的國家總經理是80后,我們還有80后的地區(qū)部總裁。金曉團隊也始終講求密切配合、協(xié)同作戰(zhàn),倡導“年輕化”,嚴格杜絕“個人主義”和“官僚作風”,在營銷體系建立健全后,更是倡導推進“管理架構的層級化、業(yè)務決策的扁平化”。沒有自我批判,各級干部不講真話。聽不進批評意見,不學習不進步,就無法保證做出正確決策和切實執(zhí)行。正是這樣,金曉電子才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大環(huán)境下,連續(xù)7年實現(xiàn)銷售額大幅增長、同比銷售增長率穩(wěn)步提升的利好態(tài)勢!這種“團結奮進、榮辱與共”的團隊精神,是我們金曉無往不勝的戰(zhàn)斗利器!

金曉電子想要真正的做強做大,就要敢于批評自己,如果是搖搖欲墜的公司根本不敢揭丑。如果想在行業(yè)上站起來,就要學習華為敢于揭自己的丑。正所謂“惶者生存”,不斷有危機感的公司才一定能生存下來。自我批判是為了優(yōu)化進步和建設發(fā)展而不斷地超越自我,促進金曉電子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,總的目標是要提升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。

商務郵箱

business@genture.com

業(yè)務合作

項目合作、代理銷售、商務協(xié)作等 請致電:18912991073,劉先生

官方微信